自2022年开工建设以来,湖北交投建设集团利咸项目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的理念,以打造“交投智造”品牌为目标,大力推进工程项目数智化建造,在项目全线率先应用了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智能信息化二衬浇筑台车等隧道施工先进智能工装设备,不断创新施工工艺工法,加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科技含量显著提高,为这条山区高速的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
迎难而上,智能爆破新突破
利咸高速项目位于地质复杂的鄂西武陵山区,全长84.5公里。其中由建设集团承建的利咸一标土建工程更是重中之重,线路包含17座桥梁和1座隧道,桥隧比高达77.13%。其中银家岩隧道作为该项目关键性工程,左幅及右幅隧道中Ⅳ级和Ⅴ级围岩段长度占隧道全长的77.4%和79.2%,且围岩节理裂隙发育、以块状砂岩地质为主、裂隙水发育明显,属于典型的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难度超乎想象。
复杂的地质特征导致爆破开挖时难以保证隧道轮廓线的光面效果,超欠挖控制较同期建设的其他隧道更为困难。经统计,银家岩隧道原设计III级围岩段已全部变更至Ⅳ级,仅此一项变化,就增加了工程造价350万元。同时,岩性软弱和洞内渗水问题也大幅提升了初期支护的喷射混凝土用量,喷射混凝土损耗率竟高达190%,导致施工成本呈指数级增长。
面对困难,项目部迅速组织攻关。在试验阶段遭遇了岩性条件较差、操作手不熟练、机械化施工工法与人工施工差异大等难题,公关团队依然迎难而上,通过采用人工结合机械化施工法过渡,同时加大操作手培训力度,总结了一套机械化生产的系统性方法,成功实现了建设集团首个机械化隧道的正常施工。
技术创新,自研“利器”助增效
在满足现场施工条件后,利咸项目部将重点转向超欠挖及初喷混凝土用量的控制。为了加强爆破效果控制,项目部博士科研团队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了周边导向孔控制性爆破技术,利用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机械钻孔的高效性,在原周边轮廓孔中增加钻设了导向空孔,有效地控制超欠挖现象。
此外,团队还结合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自主设计研发了《超欠挖数据自动更改爆破参数》软件,通过输入上一循环超欠挖数据,软件能自动调整下一循环的爆破参数,上传至台车电脑后可指导下一循环钻孔作业。台车通过3D扫描仪信息化功能,可上传钻孔、地质数据至相关平台,实现了精准定位和数据记录,方便爆破人员掌握现场实际情况。项目部已将台车作业数据与地质雷达超前预报紧密结合,通过台车数据验证超前预报的准确性,为下一循环开挖提供参考,同时利用机械设备钻孔精确度高、效率快的优势,有效提升了钻爆法施工爆破效果动态控制的水平。
数“智”赋能,降本提质向未来
“数字化”也是利咸项目的一大亮点。项目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管理已全面覆盖爆破参数设计、物料管理和隧道内作业人员精准定位等多个方面。同时,借助施工管理“云平台”及BIM技术,可实现手机APP远程“云监控”,实时查看进场人员(定位)信息及现场施工情况,基本实现了项目建设实时可视化管理。
利咸项目以“数字+”和“智慧+”为核心理念,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通过科学论证作业数据,助力项目优质高效履约,有效提升进度控制管理能力和信息协调效率,进一步提升建造项目施工品质,为未来隧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潜精研思,点亮项目“科技树”
利咸项目部不仅在施工工艺方面不断寻求技术壁垒突破,为项目建设降本增效,还同步进行技术研发。在隧道钻爆和喷护降本研究之外,项目还完成了“隧道固定及移动式电缆台架”实用新型专利和“长距离稳定供水供电”新工法两项研究成果,实现了电缆多次回收和成本降低,仅隧道信息化管控平台一项就获得了4项软件著作权。近日,由项目博士研究团队领衔的《隧道机械化开挖动态控制性爆破技术》在第五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中斩获银奖,标志着利咸高速施工技术与科技创新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项目部还自主研发并应用了隧道大型工装设备周转式供水供电技术专利。该技术不仅可满足长隧道供水供电的稳定性,还可实现多个项目的周转使用,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总*强调,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建设集团在利咸项目银家岩隧道的技术创新,正是建设集团近年来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未来,建设集团将进一步总结项目成果,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助力高速公路高水平建设,为擦亮“交投建造、交投智造”品牌赓续发力。